資料中心
穩頻穩壓電源發展歷程中的三個關鍵節點
穩頻穩壓電源是針對部分偏遠地區頻率和電源,或是發電機電壓頻率波動較大,而導致負載設備不能正常工作而設計研發的,可對惡劣電源進行穩壓,穩頻處理,輸出高質量,高可靠的穩壓穩頻電源,避免了由于電壓頻率波動太大,波形失真大而對負載設備的危害。
穩頻穩壓電源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經過很多年的不斷發展才到今天,下面小編就簡單為大家科普一下其發展歷程中三個關鍵節點:
1、上世紀五十年代:1955年,美國著名科學家羅那(G.H.Royer)成功研制出利用磁芯的飽和來進行自激振蕩的晶體管直流變換器,至此,利用該技術的各種直流變換器不斷涌現,慢慢取代了早期哪些可靠性差、轉換效率低的旋轉和機械振子示換流設備。因為晶體管直流變換器中的功率晶體管工作在開關狀態,由此而制成的穩壓電源輸出組數多、極性可變、效率高、體積小、重量輕,因而當時被廣泛地應用于航天及軍事電子設備。但是又因為當初的微電子設備及技術較為落后,不能制作出耐壓高、開關速度較高、功率較大的晶體管,所以這個時期的直流變換器只能采用低電壓輸入,并且轉換的速度也不是太高。
2、上世紀六十年代:該時期,由于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,出現了高反壓的晶體管,從此直流變換器就可以直接由市電經整流、濾波后輸入,不再需要工頻變壓器降壓了,從而極大地擴大了它的應用范圍,并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無工頻降壓變壓器的開關電源,該開關電源省掉了工頻變壓器,又使開關穩壓電源的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。
3、上世紀七十年代:與這種技術有關的高頻,高反壓的功率晶體管、高頻電容、開關二極管、開關變壓器的鐵芯等元件也不斷地研制和生產出來,使無工頻變壓器開關穩壓電源得到了飛速的發展,并且被廣泛地應用于電子計算機、通信、航天、彩色電視機等領域。
如今,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,用電設備與日俱增,但是電力輸配設施的老化和發展滯后,以及設計不良和供電不足等原因造成末端用戶電壓的過低,而線頭用戶則經常電壓偏高。對用電設備特別是對電壓要求嚴格的高新科技和精密設備,猶如沒有上保險,因此使用穩頻穩壓電源很有必要。
- 上一篇: 快來了解這些影響直流電源壽命的關鍵器件
- 下一篇: 解答貼:關于直流電源使用的幾個問題